虽然一季度餐饮整体数据几近“腰斩”,但很多餐企都加大了线上部分的经营,大龙燚、凑凑、巴奴火锅都开通了外送服务,西贝也加强了半成品服务,并取得不错成效。
餐饮业喊了小半年的数字化,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?在经济可能下行、餐饮面临洗牌的背景下,餐饮是否正向着“全域数字化”行进?
从武汉封城、疫情大规模爆发到现在,已经过去了4个月,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出炉,疫情的影响也开始具象化。餐饮如大家所想的那样,出现断崖式下跌,但线上部分成为疫情期间餐饮的一剂强心针,也有相关人士表示,餐饮正在走向“全域数字化”。
01.餐饮一季度数据惨烈
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一季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显示,2020年1-3月,全国餐饮收入6026亿元,同比大幅下跌44.3%;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78亿元,同比大幅下跌41.9%。其中,3月份,全国餐饮收入1832亿元,同比大幅下跌46.8%;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390亿元,同比大幅下跌46.7%。
餐饮作为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之一,跌幅远高于大部分其他行业,行业收入呈断崖式下跌。大量餐企倒闭、门店结业,“门店转让”贴满了一条街……由于疫情横跨本是餐企发力期的春节,打了很多老板一个措手不及,赚钱的机会变成了成本的过量投入,不少餐饮老板在疫情开始不久,就不得不放弃抵抗,及时止损。 而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能很明确地感知到餐饮向线上的转移。 3月后,各地餐饮都开始了积极的补救措施,每位餐饮人都拼尽全力,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,比如眉州东坡、海底捞、西贝等头部餐企,都开启了直播带货,推出各种促销活动、售卖半成品;很多中小餐企也都开始利用大众平台、社交媒体进行宣传,只为了“截流”一些客源,关注到它们,到店或通过外卖进行消费。 除了餐企营销模式的改变,另一个很大的部分,就是政府、各大平台餐饮消费券的发放,以及各项针对中小餐企的优惠措施,直接刺激了餐饮消费。
根据刚刚召开的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·5月峰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:每1元的支付宝消费券,直接为商家拉动了8元的消费。喜茶的小程序通过线下物料宣传,加上线上搜索流量激励,在短短2个月时间中,月活用户就激增了15倍,搜索流量占比50%,复访率提升5倍,成交增长50倍。 疫情的线下停摆让餐饮企业必须抓住线上的业务,而线上数字化的巨大价值让餐饮企业看到了新的未来。
02.线上拉动明显,餐饮“全域数字化”将到
餐饮线上成绩“喜人”不仅是餐企积极往线上去,很大程度得益于大平台的拉动作用,也在于合理利用了政府的帮扶政策,以及各个平台推出的数字化工具。
比如支付宝在节后餐饮刚恢复的第一时间,便将支付宝整体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,做出一系列动作,帮助各类商家在疫情中快速进入数字化轨道,而餐企无疑是其中受益最大的部分之一。